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视点>>正文

湖南日报 求真尚实强能力,至善致美立品格——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践行立人教育纪实

时间:2017-10-25 作者:戴林富    罗惠缙  点击:[]

  

 

“求真、向善、完美”育人理念与吉首大学“立人教育”理念对应图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是吉首大学的老牌学院,拥有浓郁的文化属性和厚实的文化积淀。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把 “求真、向善、完美”三个关键词凝练为院训,着力将人类优秀文化传统中对真善美的形而上追问与终极追求,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层面,并逐步转化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多年的教书育人实践证明,该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理念逻辑与实践体系

 

  该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4个专业。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是基础,其他各专业与其同本同根,血肉相依,都需要语言文学的积淀,都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目标。基于这种认识,该院凝练了“求真、向善、完美”的院训,简言之就是把“真善美”作为院训,这与吉首大学以“立德、立志、立业,树人、达人、惠人”的“立人教育”育人理念一脉相承,也是对该院“培养融真善美于一体,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的高度概括。

 

  无论是校训,还是院训,都是育人理念,它们的训导对象是受教育者。该院在育人理念导向上,“求真”即要求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在专业上求真务实,志存高远;“向善”即要求学生德行优良,人文情怀,把品德高尚作为道德目标;“完美”则要求学生养成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位、美好的情操。为将“真、善、美”植入学生的能力素质之中,健全学生人格,该院在学校“立人教育”育人理念的框架下,构建了实现“真、善、美”价值目标的教育实践体系,为实践自身育人理念注入相应的教育内容,勾画出了实现育人目标的路线图。

 

  实践举措与通达途径

 

  (一)着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培养“求真尚实”之才

 

  学院遵照大学的办学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群,筑牢专业基础,特别是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应用型专业,除理论讲授外,还构建了以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和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训练“三个层次”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上述理论课及实践课的开设与实施,夯实了学生从事专业应有的知识、能力。

 

  1.一场绝美的“盛宴”。该院在既有的课程体系之外,着力实施 “经典阅读+古诗文诵读”、“以赛促学”工程,促使学生由知识向技能的转换。这不亚于一场绝美的“盛宴”。

 

  以经典性、易读性、人文性为基本原则,以学生的智慧(真)、人格(善)、美感(美)的塑造和养成为目标,要求本科学生四年内分阶段完成100本必读书目的阅读及200篇古代经典诗文的背诵。

 

  “以赛促学”工程涵盖文化基础、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三个板块,具体包括百科知识竞赛、诗文默写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新媒体创意大赛等11个项目,对接相应的专业,促进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学院要求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竞赛不得少于5类,其中百科知识竞赛和诗文默写竞赛参赛成绩必须达到60分以上,方能授予学士学位。

 

  2.一张靓丽的“名片”。实施“创业孵化”工程,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2014年,该院把专业教育与行业、就业、创业融合,“三业融合”在吉首大学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其中,“创业孵化”工程方面,已经为学生搭建了一系列涵盖所有专业的创新创业平台,如新闻学专业的精灵影视传媒、风雨湖微信公众平台;广告学专业的华蔚传媒、E—young工作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品牌湘西、一个人的果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薪传教育,及综合各个专业创业团队形成的康伊风、龙眼传媒视频直播工作室,等等。

 

  该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带动了专业学习,更促进了就业。

 

  (二)结合学院及专业特点,培育学生“至善致美”素养

 

  诗可以兴,文学使个体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一种更大的同情共感,从而生成一种更普遍的社会关怀,文学的诗性教育、立人达人功能、以美启善追求,使得学生能够达致知行合一的境地,它也诠释了“文学即人学”的内涵。由于文学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追求真善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学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有效资源。

 

  该院利用自身优势,把文学带进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是把文学社团与文学活动覆盖到全校学生,该院的西湘风文学社、虎雏话剧社等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校级学生社团,每年组织的“走进湘西,走近沈从文”等主题文学征文大赛吸引全校各个院系学生参与。二是引领全校文学品读与赏析活动,近7年来,该院教授们承担了学校开展的“读百部名著,赏百部佳片”的导读、主讲重任。

 

  (三)注重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教育的目的是将教育内容植入学生心智,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年来,该院致力于将院训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011年成立“爱心1+1”志愿服务队,帮助凤凰县腊尔山镇拉忍村拉忍小学留守儿童,开展义务支教、心理辅导、筹资设立奖助学金等公益活动,一直坚持至今。

 

  2016年9月至今,该院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到湘西州慈爱园,为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累计参与志愿者人数达110余人,服务时长约5500小时。同时,对湘西州孤儿帮扶工作进行调研并献策。

 

  2017年8月,该院爱心1+1志愿服务团对接永顺县慈爱园,连续9天,对该园130多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爱心陪护活动,获得该县民政部门的赞扬。

 

  (四)注重环境熏陶,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

 

  2014年9月,该院在全校首创宿舍卫生自管活动的“洁雅行动”。活动实施4年来,学生宿舍洁净典雅,为吉首大学“美丽校园”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2年,该院开办“博雅人文论坛”,这是一个集经典诠释、学术讲座、学习方法介绍、研究生论坛为一体的学术品牌,论坛的主讲者,既可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又可是国内外来校讲学的学者。该论坛开办5年来,已进行62期,主讲内容广泛。同时, “从文大讲堂”每期吸引不少学生。这两大学术讲坛活动的共同特征是: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参与的学生表示,陶冶了人文情怀,提高了科学素养。

 

  实践成效与社会反响

 

  通过实践,该院“求真、向善、完美”人才培养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典型

 

  该院是涌现学生典型最多的学院。2008级新闻学专业的李正龙,利用节假日,连续3年在苗寨支教,成功入选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荣获湖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田晶晶,自强自立,成功获得2014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01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殷沙漫,大学4年坚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获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石静咏诗,在父亲突然遭遇车祸,导致双目失明,家境贫寒之际,毅然承担家庭责任,将家庭重担扛到自己肩上,获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二)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各级竞赛中成绩优异

 

  该院“以赛促学”工程,已经形成品牌,成为动力。近3年来,该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3项,国家三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16项,省级三等奖17项,其中,2014级新闻学专业夏钰等同学创作的《立人立本 我型我范》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为营销创客类唯一的全场大奖。参加“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参加“湖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获省级一等奖1项;参加“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写作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加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知识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湖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二等奖3项。

 

  (三)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明显增强,创新创业成效显著

 

  该院鼓励和扶持在校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4次荣获吉首大学创新创业、就业工作优秀单位,仅 2016年,精灵影视传媒、薪传教育、风雨湖微信团队、华蔚传媒等大学生创业团队总营业额突破100万元。学生共获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5项;获“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4项;其中,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夏慧琳、龙丽竹等同学获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国家级“创翼之星”称号;2014级尉潇泽于2017年参加由省科技厅组织的赴美高校创业孵化游学活动,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交流学习。

 

  在实施“立人教育”与践行“求真尚实,至善致美”的育人理念实践中,提升了办学质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媒体多次报道。

 

  原文网址: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7-10/25/content_1256993.htm?div=-1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