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孙立青)7月13日上午,由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西南民族文化与乡村社会发展”2017年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在砂子坳校区开幕。副校长龙先琼、研究生院院长佘佐辰、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历史与文化学院终身教授杨庭硕、云南大学特聘教授马腾岳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暑期学校校长、历史与文化学院副院长暨爱民主持。

图为开幕式现场 孙立青摄

图为历史与文化学院副院长暨爱民主持开幕式 孙立青摄
罗康隆致开幕辞。他回顾了前四届暑期学校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学员们的成长故事。他说,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的优势就是紧紧依托西南地区这片民族学人类学田野。他认为,暑期学校的愿景就是希望能够为有志于西南研究的学人提供科研的基础和条件,能够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给予有效的补充。

图为罗康隆院长致辞 孙立青摄
佘佐辰讲话。他说,学科、地域、行业和个人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创新产生发展的基础。他希望,各学校各学科的学员在学习调研当中能够互相交流,实现学术的创新。佘佐辰还代表研究生院对历史与文化学院在历届暑期学校中做出的成绩给予诚挚感谢。

图为佘佐辰院长讲话 孙立青摄
杨庭硕教授结合数十年研究的感受,给学员们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学员们加强学术融合。他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他希望,学员们能够实现学术的交流和提升;二是建议学员们做到视野开阔。他说,湘西的桐油和茶叶很早就纳入到世界贸易当中。各位同学在学术研究中要放眼世界,理解一带一路等倡议。

图为杨庭硕教授讲话 孙立青摄
马腾岳讲话。他说,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生暑期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未来学术研究的接班人,他希望学员们可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珍惜此次学习的经历,能够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图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马腾岳讲话 孙立青摄
龙先琼作总结讲话。他说,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暑期学校是我校民族学学科的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他对学员学习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学员们可以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理论与田野、书本和实践的结合;二是希望学员们做到学习研究的课题化和专业化;三是希望大家的学习研究能够取得实效,并形成课题成果。

图为龙先琼副校长讲话 孙立青摄
随后,暑期学校班主任袁理博士就暑期学校理论学习和田野调查安排、安全须知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安排。暑期学校彭永庆、曹景文、麻春霞、张振兴、吴合显、黄建胜等老师与学员们进行了交流。
此次暑期学校迎来了国内四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名学员前来学习。三周的学习时间里,台湾和大陆的专家学者将带来十余场学术讲座,并前往湘西州凤凰县火炉坪乡、湘西州永顺县芙蓉镇、湘西州凤凰县拉毫营盘、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村开展田野调查。活动结束后,暑期学校各小组将进行田野调查汇报。暑期学校将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为表现突出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图为暑期学校全体师生合影 吕永锋摄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