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聚焦>>正文

武汉大学四教授来我校讲学

时间:2013-11-08 作者:李慧 唐伟…  点击:[]

 

    本网讯(学通社李慧 唐伟 梁蓓 戴一菥等)11月21日-22日,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文新教授、熊礼汇教授、李中华教授,武汉大学档案馆原馆长、校史专家徐正榜教授分别就《红楼梦》、欧阳修散文、刘永济“反动诗词”、校园文化这四个话题为我校师生做了四场精彩讲座。该活动由校研究生处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讲座分别由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田茂军,副院长罗惠缙、王焕林,我校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李超主持。

 

                         陈文新:从大观园看红楼梦

  11月21日下午,陈文新教授拉开了武汉大学教授团吉大系列讲座的序幕。他主讲的内容是《从大观园看红楼梦》。

    陈文新提出大观园是《红楼梦》的爱情温床的观点。并指出虚构的大观园是介于家庭生活空间与社会生活空间之间的特殊形态的后花园。他从空间角度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与《红楼梦》作对比,戏称《三国演义》为“上班空间”,《水浒传》为“非主流社会空间”,《西游记》为“人在旅途即事业奋斗过程的空间”,并引经据典对著作中的人物、情节等要素做现场勾勒。

    陈文新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视为“非上班空间”,结合相关故事情节分析、文史资料,通过与《西厢记》、《牡丹亭》作对照,阐释在此空间中产生如此纯粹爱情的原因,侧面烘托出大观园对于《红楼梦》的重要性。随后,他又对“红楼人物”进行了简要分析。他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女子两种美的典型:林黛玉属于“燕瘦”,柔弱、伤感,薛宝钗属于“环肥”,丰盈、世态,而史湘云则是最惹人喜欢、最具有真实感的人物,随性开朗,不乏魏晋风度。

    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就空间叙事、明末公安派等问题积极提问,陈文新从理论高度逐一进行了解答。

    田茂军教授在总结点评时指出,陈文新教授此次热情洋溢的演讲是一次精彩的古代文史课,从其对古代文史人物的意象的精辟解读层面来说,又是一次精当的文学理论课,此次讲座在文学史、文学理论不同层面上启发学生们如何解读古代文学人物形象,还是一次精彩纷呈的文学鉴赏课。
 
 
                       熊礼汇:略论欧阳修散文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礼汇教授在影视鉴赏厅为我校学子带来一场题为“略论欧阳修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罗惠缙主持。

    熊礼汇教授旁征博引,围绕欧阳修作品的版本选择,“太学体”的起因、发展和整顿以及欧阳修散文创作的两种美学风格,精辟地为学子阐述了欧阳修研究的相关热点。他指出,欧阳修的散文研究本就是个热点,欧阳修亦被称为百科全书式人物,但中国学子现今研究的版本都不够完整,这大大影响着欧公研究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他警示有兴趣参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学子立足文学本体的真实性,实事求是,踏实研究,并鼓励同学们多读古文,提高写作技巧。

    罗惠缙高度评价了此次讲座,认为熊礼汇教授在欧阳修等古代文学研究的造诣中,其真正从文学角度出发,始终把艺术论摆在中心地位,立足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使得文学形象更为丰满。他号召同学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学习熊礼汇教授同中求异,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精神。

    讲座后,熊礼汇教授还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解答。

 

                       李中华:谈刘永济“反动诗词”案的前因后果

   在李中华教授的讲座中,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位名叫刘永济的词苑名家,并系统梳理了刘永济因词祸罪,艰辛的一生。

    李中华指出,“反动诗词”案是笼罩刘永济人生最后十年的重大事件,也是1949年以后知识分子因诗词罹祸的一桩典型案例,对此案的因果脉络加以分析,是为了引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历史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最后,李中华教授还对“反动作品”加以评析,并一一解答现场同学的疑问。

 

                                徐正榜:漫谈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的特点是什么?国内著名大学的校园文化共同点又是什么?其中哪些值得淘汰,哪些又值得流传?”在徐正榜教授的讲座中,听众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就校园文化,徐正榜从其内涵、特点、作用三个方面与听众进行了深入交流。他通过下定义、分类等方法,说明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徐正榜说,中国传统文化要通过对比、引喻等多种手段去了解。他还将将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共同的特点概括为:崇尚高雅、广泛溶合、时代先进、源远流长。就“时代先进”,徐正榜希望在座的同学谨记自己的身份,要关心国家大事,把国家、民族放在心里。在明确了大学文化的内涵、特色后,徐正榜以教育导向、激励约束、团结认同等七大功能总结了大学文化的功能。他告诫在座同学,在大学期间一定要把自身基本功练扎实。

    最后,他还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的历史、武大图书馆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美学思想以及人文理念。 

    据了解,此次系列学术讲座是为我校举办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及促进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而举办。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