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特点是利用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时物质处于一种特殊的均相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的流体具有优良的溶解能力和传质性能。特别是它采用的二氧化碳为萃取溶剂,无毒、便宜,不存留在被萃取的物质产品之中,不会带来任何环保问题,从而被称为与“环境友好”的工业技术,因此用它来萃取各种原料的有效成分最为理想。
8月14日至16日,在贵阳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涂光炽、汪家鼎、彭少逸,日本有关专家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全国多所高校的相关科研机构及部分企业厂家共170余位代表出席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共收入论文109篇,涉及到相平衡与物性等基础研究和萃取分离、反应、材料制备、设备制造等各个应用领域。从这次会议上我们了解到,我国的超临界技术在各种不饱和脂肪酸油脂、除虫菊、脱脂蛋黄卵磷脂、啤酒花浸膏、茶叶咖啡因、姜油、各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辣椒红色素等的提取应用已经逐渐从实验室转向工业化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993年在北京建成第一套超临界萃取装置到现在,已建成萃取器规模100升以上的装置30多套。应用范围也扩展到医药、食品、化妆品、香精香料、生物、环保及化工行业。近几年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应用特别广泛。
我国科研人员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断完善和拓宽了这一技术,到目前为止在超临界络合萃取、超临界微乳萃取和超临界分馏萃取、亚临界流体萃取、超高压萃取、新型超临界流体的开发和二氧化碳萃取的强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进展。
随着加入WTO,我国将更加严格的环保和食品法规限制,对纯天然产品的需求,对新的健康食品和药品的需求,对绿色过程的需求使得这一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预示着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