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视点>>正文

中国教育报 立足大湘西 服务大武陵——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纪实

时间:2018-05-18 作者:楚婷  秧茂盛  点击:[]

  吉首大学地处国家连片特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腹地,是一所由国家民族部门与湖南省政府部门共建的西部综合性大学,创办于1958年。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兴办研究生教育14年来,学校“立足大湘西,服务大武陵”,兢兢业业地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脱贫攻坚”,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2014年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生,现有全日制在读研究生113人。尽管研究生培养时间不长,但学校严格遵循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律和国家的质量标准,紧密结合地方医疗需求,在研究生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及培养模式建构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构建“三级两地,校院协同”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三级”是指建立“学校—医学院—基地医院”三个层次,“两地”是指“吉首—基地医院所在地”的协作管理体系。在校级层面,依托吉首大学实施校院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全方位合作,充分整合武陵山片区内优质卫生资源,学校与7家基地医院签订了联合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框架协议,现有113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各基地医院进行培养。在医学院层面,实施了定期培训、检查和指导机制,依托医学院定期举办导师培训、基层调研、高层互访交流等活动。在基地医院层面,依托医院的科教科和住院医师规培办公室,联合医学院的研究生管理办,共同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临床技能培训、相关科室的轮转、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发表、学位论文撰写、日常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管理的指导,共同负责落实校院联合人才培养规划与培养方案;与此同时,要求基地医院负责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乡镇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医疗服务实践。从而达成“学校—医学院—基地医院”之间的无缝衔接,制定和实施了“学校—医学院—基地医院”三级的、与研究生培养密切相关的制度与文件,认真落实了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规范化监管,以满足国家有关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同质性”和高水准。

 

  实施“双导师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吉首大学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原则上采取“双导师”指导制。“双导师”是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临床实践导师和学位论文导师组成,共同负责和完成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临床实践导师必须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学位论文导师必须是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专业实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疾病的诊治技能和临床医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由临床实践导师负责,其学位论文则由学位论文导师和临床实践导师共同指导。要求每位研究生至少每月向临床实践导师和学位论文导师汇报一次学习、工作与生活情况;要求临床实践导师和学位论文导师至少每季度沟通一次,及时交流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业进展和培养进度等情况。为此,吉首大学制定和实施了《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试行办法》。组建了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指导师资队伍。在注重学生疾病诊治能力提升的同时,关注学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从“医匠”提升为“医师”,再由“医师”升华为“医学家”,成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源自《荀子•大略》。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飞跃式发展,人才的质量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改进和提升。为此,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修缮,尤其需要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合理化的修订。例如:修订临床上已经不用或过时的相关内容,强化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的知识与处置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依法行医、医德医风、岗位胜任力等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强化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与训练(例如:心、肺、腹部的听诊,胸、腹、背部的叩诊与触诊,眼底检查技能,神经反射功能的检查技能等),以提高医生在没有现代诊断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够基本正确地诊断和治疗病人的能力;加强对方言的学习与能力培养(在一定的程度上,方言比英语更重要),掌握方言是搞好地方服务的前提条件。

 

  此外,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通过相关考试,这是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为此,学校制定了《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方案》,并要求各基地医院必须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为基础,结合湖南省以及各基地医院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工作要求,包括:入科考核、出科考核、阶段考核、理论考核、临床技能强化训练与考核等,从而实现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与评价。

 

  多种措施并举,突出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与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科研素养和打造初步的科研动手能力。学校开设了临床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组织了课题申报与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等系列学术讲座;设立了针对研究生的创新课题;要求培养基地主办学术沙龙、临床科研选题讨论会、疑难杂症会诊、病例讨论等活动,要求培养基地和导师认真做好学生临床课题的选题和具体实施;要求每位研究生必须参加不少于20次的学术讲座;建立了导师微信群、研究生培养工作QQ群、各年级研究生QQ群等平台,及时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指导;明确要求,在三年培养期内,必须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以吉首大学医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省级以上统计源专业学术期刊至少发表论文一篇,这是授予专业硕士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对于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有重要影响学术论文者,将在推荐学校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硕士生学位论文奖、省级优秀硕士生学位论文奖等方面获得优先权。以上举措,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学校临床专硕研究生获批了4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和9项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30名2015级研究生(今年首届毕业生),已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8篇论文。

 

  对接区域需求,兼顾人才培养质量的同质性和特色性

 

  考虑到我国地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生活风俗习惯、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等现实状况,各地对高层次临床医学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为此,在确保基本满足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前提下,各地应强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常见病或多发病”诊治能力的培养,例如: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大学所在地)是各种结石病的高发区,适当强化对结石病诊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做到“同质性”与“特色化”两不误,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地区患者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同质性和特色性”的共同进步与协调发展。

 

  吉首大学位于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的武陵山腹地,正确引导与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远”的问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此,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学校就采取多种形式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服务基层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例如: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乡镇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医疗服务实践,了解当地的疾病现状与老百姓的现实需求,初步学习方言(比如:苗语和土家语),逐步树立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理想和信念,为实现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建成小康和谐社会的目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吉首大学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培养让“国家满意、人民满意、政府满意、党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家长满意、自我满意”的“七满意”合格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上进行了探索。我们深知,现有的工作与国家的要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必须不断努力去改进工作、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绝不辜负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为此,我们将持续改革、全力奋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楚婷 秧茂盛)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