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视点>>正文

中国教育报 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特需博士培养探索——以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培养为例

时间:2018-06-01 作者:丁建军  佘佐辰  冷志明  彭耿  点击:[]

  2012年7月,全国35所高校试点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同时,国家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先后认定了一批国家级别和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特需博士培养项目和“2011计划”都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都以国家“特殊”或“紧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如何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需要创新实践模式。吉首大学依托3个协同创新中心对“生态扶贫”特需博士人才培养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探索。

 

  特需博士培养的特点

 

  特需博士培养项目自试点之日起就肩负着特殊使命。其人才培养具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国家急需或特殊需求服务导向。特需博士项目定位为服务国家特殊或急需需求,这些需求或者关系国家安全、重大利益,或者关系特定时期特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定位和目标旨在弥补一般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使高校尖端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其次,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导向。特需博士项目将人才培养规格设定为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性,培养的是特定领域、服务特定需求的精英人才。由于它以满足国家特殊或急需需求、解决重大或重要现实问题为目标,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难以做到。因而,特需博士首先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它培养的是应用人才。突出应用能力特别是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最后,“学、政、研、产、用”联合培养导向。特需博士项目注重“学、政、研、产、用”紧密结合,强调培养模式创新。特需博士培养项目申报需由相关国家部委(办)推荐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接受其指导,培养方案要求“学、政、研、产、用”五大培养主体不能缺位,各培养主体有相应的培养任务和要求,由“学、政、研、产、用”等培养主体进行综合考核。

 

  协同创新中心在特需博士培养中的地位

 

  国家“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协同创新模式为纽带,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点,整合社会力量,提升创新能力,解决国家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四大领域的急切需求。这在客观上为特需博士培养提供了优良条件和有力支撑。第一,为博士研究生遴选提供依据。特需博士项目由于服务于特殊需求、复合型、应用性等特殊培养要求,使得以传统方式遴选优质生源难度更大。协同创新中心以项目为引领,多培养主体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重要问题、难题,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十分明确。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牵头单位以及特需博士培养单位,可以将协同创新中心正在从事的项目作为依据之一,考核应试生源是否具备特需博士具备的综合素养和独特能力等,从而为特需博士项目研究生遴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为“学、政、研、产、用”联合培养提供平台。特需博士项目注重发挥高校以外多种社会力量的优势,而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了跨组织的培养平台。每个协同单位是协同创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承担特需博士特定环节及特定能力的培养工作,协同创新中心在解决国家急需、重大问题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多学科整体协同,这为特需博士的多学科培养创造了条件。最后,提供了跨地区的培养平台。协同创新中心以项目为纽带,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联合,从而为特需博士培养提供了跨地区的学习空间。第三,为博士研究生就业提供岗位。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特需博士培养规格的特殊性,用人单位往往希望能“前期介入”。特需博士在参与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较快熟悉了相关培养主体的核心工作,成为项目推进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另一方面,这些培养主体通常也是用人单位,特需博士的“前期介入”加深加快了用人单位对博士研究生的全面了解,为博士研究生及时就业打下了基础。

 

  吉首大学“生态扶贫”博士培养模式探索

 

  吉首大学是办在集中连片特困区武陵山片区腹地的一所西部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立足大湘西、服务大武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2012年获得“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人才培养项目”立项,2013年招生,2017年首届博士生毕业。经过4年多的探索,学校初步建立了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155313”特需博士培养模式。

 

  (一)一大需求统筹

  连片特困区的减贫与发展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需求,是连片特困区地方政府部门和普通民众的殷切期望,也是地方高校的社会使命。武陵山片区的减贫与发展要切实解决发展战略、重大决策、产业技术及文化建设等实践难题,迫切需要具备跨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在这一重大需求统筹下,学校为了确保特需博士培养质量,先后立项了“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研究”及“锰锌钒产业技术”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两者侧重点虽有不同,但都服务于区域减贫与发展,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二)五类主体培养

  学校3个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了“学、政、研、产、用”五类主体。高校涉及吉首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政府层面有湘西州政府部门和张家界市扶贫机构等;研究机构有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湘西州矿产与新材料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产业部门有湖南汇锋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众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花垣县十八洞村、吉首市联团村等一批实践基地。其中,地方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的主体同时也是主要的用人单位。这五类主体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项目引领、协同机制推进及保障条件支撑下,为“生态扶贫”博士项目提供了多元培养主体,各主体在不同的培养环节上均有自身的比较优势。

 

  (三)五大学科支撑

  学校“生态扶贫”特需博士项目以民族学、应用经济学、生态学、哲学和体育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组成的特色优势学科群为依托,形成了生态扶贫理论创新与应用、连片特困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与产业扶贫3大方向。其中,民族学、生态学和应用经济学是核心支撑学科。它们为博士生跨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学科基础。3个协同创新中心也主要依托上述5个省重点学科而建,中心项目推进高度依赖多学科、多主体、多区域的联合攻关。这种多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和运行模式,为“生态扶贫”博士跨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切实保障。

 

  (四)三个平台协同

  与单一协同创新中心支撑的特需博士培养不同,学校“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基于3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是一种“双层”协同平台支撑的培养模式。各协同创新中心的内部协同为第一层次。“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要面向文化传承创新;“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多维减贫与区域发展;而“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则主要服务于行业产业发展。3个协同创新中心之间的协同为第二层次,该层次的协同以实现特需博士“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性”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通过3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交叉参与和联合实践,使博士生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与能力,进而更适应区域减贫与发展的特殊需求。

 

  (五)一个中心调度

  基于“双层”协同创新平台的“生态扶贫”博士人才培养,相对于依托单一学科的传统博士人才培养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一是培养定位特殊,对综合能力、解决特殊问题能力的要求更高;二是培养主体多元,要求“学、政、研、产、用”多类主体参与;三是跨学科培养要求高,多学科需在培养环节上实现有机融合;四是培养形式灵活,以创新项目为引领,结合项目特点、进展,培养环节流程差异化、个性化程度高。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培养要求,学校专门设立了“项目博士培养办公室”作为调度中心,重点协调和统筹协同创新平台与特需项目、协同创新平台之间、各培养主体之间和5个支撑学科之间的关系,确保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

 

  (六)“三阶段”培养流程

  学校“生态扶贫”博士培养严格实施“三阶段”培养流程。课程教学与创新训练(1—2年)为第一阶段,以多学科理论素养培育和基本创新能力训练为主要任务,依托支撑学科群按不同方向设计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由5类培养主体安排专家联合授课,同时参与创新项目研究。项目实践与基层历练(1—2年)为第二阶段,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三大协同创新中心的系列创新项目为载体,不同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交叉参与不同类型的创新项目,以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该阶段后期,每位博士生必须扎根实践基地,用一年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一项扶贫项目。第三阶段为质量监控与综合评价阶段。一是加强对课程教学、创新训练、项目实践及基层历练各环节的监控和评估;二是组织各培养主体对博士论文、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估合格方可授予学位,否则,返回相关环节继续培养。(丁建军 佘佐辰 冷志明 彭耿)

 

  原文网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6/01/content_500310.htm?div=-1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