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视点>>正文

光明日报 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时间:2019-10-11 作者:孙立青  李洪雄  点击:[]

 

 

吉首大学党委书记白晋湘亲切慰问结对贫困户梁国强一家

 

 

  深入基层大兴扶贫调研之风

 

  近年来,吉首大学开展武陵山片区基层党建调研、湖南省千村大调查等活动,为贫困病症把脉。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吉首大学要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县、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与良性互动,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前瞻性研究,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和深度,争取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更多的实事。”吉首大学党委书记白晋湘在学校干部会上强调。

 

  为真实了解当前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发扬典型带动经验,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几年利用暑期组织师生深入湘、鄂、渝、黔武陵山片区农村调研基层党建,调查展现出了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丰富多彩的样本。

 

  学校的《书写新时代“伟大工程”的华美乐章》系列调研成果,对贫困地区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助推扶贫发挥了重要价值。

 

  2017年12月7日成立的吉首大学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是湖南省一家深入研究乡村振兴问题、探索乡村振兴湖南模式的研究机构。成立以来,中心在学校党委指导下开展了三次“千村调研计划”。调研期间,参与调研实践的1000余名吉首大学师生,深入湖南省内1000个行政村,对湖南及武陵山片区的农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空心化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把鲜活的调研论文写在湖南的乡村大地上。

 

  2018年5月,在“湖南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大调查”成果发布会上,相关部门领导表示,调研成果为进一步了解全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提供了重要参考,对研判实情、制定政策、指导产业发展大有帮助。2018年6月,中心与湖南省文明办合作,组织开展全省乡风文明建设“千村万户大调查”活动。2019年7月,吉首大学师生再次出发,全面了解湖南省农村空心化现状,以解决人口空心化为核心,从实地调研成果推动区域内的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培育人才增强乡村脱贫内生动力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吉首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廖志坤认为,扶贫路上,吉首大学要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培训农民致富带头人,彻底阻断村寨贫困的代际传递。

 

  古丈县山枣乡九年制学校是学校工会的扶贫点。在五年的对口支援里,这所办在边远苗族聚居区的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

 

  学校不仅仅做好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帮扶,更是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在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山枣乡九年制学校大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长期缺少父母关爱造成了一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深入开展学生家访,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制定心理健康辅导计划,进行心理疏导,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几年下来,孩子们的成绩不但好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云上学堂”是吉首大学暑期支教的品牌活动。近年来,学校在湘西州吉首市联团村、湘西州保靖县新码村、铜仁市江口县梵瑞社区等地定期组织师生志愿者开展“云上学堂”等教学活动。“云上学堂”开设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舞蹈、美术、自然科学、素质拓展等课程。每次开班,现场总会被报名的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

 

  2017年7月,湘西州吉首市联团村发生了一件大事,两位苗族姑娘先后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了该村第一批大学生。与此同时,村中所有在读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后基本都升入了高中或职业院校就读,学生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状况得到改善。这背后离不开吉首大学“云上学堂”“周末功课辅导”“驻村工作队教育走访”等活动的支撑。

 

  对农民进行素质培训,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吉首大学通过“全国连片特困区扶贫干部及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和“贫困村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开拓了村民们的眼界,提升了他们致富的信心,培养了一批带民致富的“领头雁”。

 

  今年,吉首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顺利通过国家核查验收,并正式开展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吉首大学不断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而持续努力。

 

  协同创新形成特色扶贫研究成果

 

  吉首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协同合作,发挥省校级平台的集群效应研究创新,产出了一系列多学科融合的学术成果,探索老百姓致富的有效途径。

 

  学校形成了“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湖南省普通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湖南省特色专业智库、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吉首大学院士工作站(连片特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武陵山区区域发展研究院、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中心、湖南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吉首大学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吉首大学中国乡村旅游研究院等省校级平台互为支撑、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各个研究平台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方向,以及从扶贫研究到社会服务较为完整的研究链条,形成了具有吉首大学特色的扶贫研究成果。

 

  学校研究团队近几年出版了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系列、生态扶贫系列丛书、乡村旅游系列研究丛书和《连片特困区统筹发展与多维减贫研究》等40余部学术专著。其中,乡村旅游研究丛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乡村旅游的丛书。团队在权威刊物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相关刊物转载。

 

  2013年以来,学校与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社科文献出版社三次在北京发布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已出版的3部蓝皮书全部进入蓝皮书综合评价分类排名TOP10,成为了湖南省颇具全国影响力的蓝皮书之一。

 

  在理论构建方面,学校构建了多学科对话的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体系、“人业地”综合减贫分析范式,创新了生态扶贫理论与方法。这些成果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在湖南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2016年,白晋湘教授在第七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场报告会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把握好扶贫工作的“五精准”,该报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产业指导助力民族地区走向振兴

 

  做好理论研究到产业发展的转换,是教育扶贫落到实处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吉首大学通过驻村扶贫、产业指导等方式,直接助力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

 

  联团村位于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湘西州的贫困发生率是29%,矮寨镇的贫困发生率为43%,而联团村的贫困发生率竟高达87%。2015年,吉首大学受命派驻工作队,对该村进行驻村帮扶。

 

  学校驻村工作队把村民们几代人都梦想的公路修通了,让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让村里产业和学生学业都发展起来了。2016年,联团村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村”。2015、2016年联团村连续两年在全省驻村帮扶工作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18年3月,联团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为了感谢吉首大学的教育扶贫举措,联团村村委代表及村民将两面大红锦旗送到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手中。

 

  新码村曾经是保靖县迁陵镇西北部的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60户共计1067人,截至2017年10月,共识别贫困人口540人,人均纯收入3000元。2018年3月,吉首大学入驻新码村,开展为期三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学校驻村工作队紧密围绕新码村“脱贫攻坚”中心任务,以“清底子”“强班子”“找路子”“搭台子”为抓手,从党建助脱贫、教育促脱贫、产业保脱贫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一年的时间,工作队带领新码村顺利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出列,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初,工作队在保靖县2018年度驻村扶贫工作考核评估中荣获特等奖。此次考核评估共评选特等奖9项,涉及全县十余个乡镇170余支驻村工作队。

 

  高温干燥会对中药材的热敏性中药成分产生减解,甚至产生毒性。因此,高效节能低温干燥技术成了中药材行业亟需解决的行业瓶颈。基于此,吉首大学农矿机械装备研发中心和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生创新工作室研发了一款“低温干燥机”,其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9年暑期,吉首大学“碳氢氧CHO”科技支农帮扶团走进中草药重镇——湘西州龙山县农车镇介绍推介低温干燥机,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将论文写在武陵大地上,将学问做到百姓心坎里。

 

  (作者:孙立青 李洪雄)

 

  原文网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10/11/nw.D110000gmrb_20191011_4-10.htm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