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动态>>正文

刘志霄教授课题组发现洞穴陆生蛭类新属种

时间:2019-03-03 作者:  点击:[]

  本网讯 近年,吉首大学刘志霄教授课题组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野外考察过程中,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一些溶洞中发现了栖息于洞道顶壁的陆生蚂蟥,经过形态、分子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将其确定为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山蛭科的一新属种,研究成果于2019年2月25日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专业期刊《Zootaxa》第4560卷第2期(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4560.2.2)。该新属命名为“中国洞蛭属”(Sinospelaeobdella Liu, Huang & Liu gen. n.),其模式种名为“武陵洞蛭”(S. wulingensis Liu, Huang & Liu sp. n.)。该新属还包括分布于云南省境内曾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杨潼先生归入山蛭属的“洞穴山蛭”(S. cavatuses (Yang et al., 2009) comb. n.)。

 

 

图为中国洞蛭属属模——武陵洞蛭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性特征(A,交配行为; B,繁殖体; C,卵茧; D,幼体),以及正在中华菊头蝠后足吸血时的状态(E).

 

 

  目前全世界仅已知洞穴陆生蛭类2属3种,即除了“武陵洞蛭”和“洞穴山蛭”以外,另1属1种是分布于南半球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几内亚光蛭”(Leiobdella jawarerensis)。

 

  该新属种为真洞穴动物,栖息在黑暗潮湿的洞穴顶壁,营暂寄生生活,可吸食多种蝙蝠的血液,但不吸食人血,对鼠类、鸟类等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也不感兴趣。那么,洞蛭是否专一性的吸食蝙蝠的血液,它们是如何寻找及发现蝙蝠的,洞蛭有哪些形态、生理、生态与行为特征适应于吸食蝙蝠的血液,其是否存在新的抗凝血物质,以及是否主要依靠吸附在蝙蝠身上进行种群扩散等一系列进化生物学与行为生态学问题将是十分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此外,蝙蝠身体上有多种病原体,尤其中华菊头蝠被认为是冠状病毒的主要宿主,洞蛭在吸食不同种类或不同个体的血液的过程中是否起着重要的病原体媒介作用,其体内是否存在独特的免疫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由于其幼体的体表透明,在新“模式动物”的研究方面也具有前景。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